五月中旬,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行政法规的《快递暂行条例》落地实行也有两周,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快递行业的法律法规,却在实行时成效不如预期,虽部分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了,但“快递最后一公里”送货上门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往日快递员通常都会将快递包裹放在快递柜和代收网点,因为廉价的派送费(单件1元上下,个例除外),不足让快递员实现送货上门的需求,只能选择快递柜和代收网点。
但是这种不点对点投送到指定地址的做法似乎开始变得违规。5月1日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至约定的地址,收件人有权当面验收。
在新规之下,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该如何抉择呢?
是认真贯彻新规要求,送货上门?但是不足一元的单件派送费,实在是不值当花费十几分等电梯、爬楼梯....那么只能违背新规,可违背新规,如何在快递柜和代收网点之间选择,让快递员的损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呢?
带着这个问题,小编采访了一线诸多快递员及部分快递站点,以及社区居民。
不少快递从业人员坦言,快递员是分秒必争的跑腿赚钱,一单快递成功投送只获得0.8元(个别另外)收入。一天投送200件(甚至投送不到200件)才160元,按此计算每个月的收入为4800元(不计算寄件利润),这个收入的前提是没延误、没丢件和罚款。
事实上,快递员在实际投送过程中基本上不可能没有罚款。再减去车辆耗损费以及电费,平均一个月收入仅为4400元(每天投送200件入户),再要求必需送达至指定地点无疑会加大压力,减少收入。
有分析人士称,三通一达无论大小快件都只是0.7元/件至0.8元/件,派件费偏低,而快递员如果放在快递柜的,派件费还要打折,快递员仍愿意投智能快递柜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多投快递。
那么新规实行后,快递员还能否将包裹投递到快递柜呢?
一位申通小哥反映,以前因为包裹多,通常会选择快递柜,有时候来不及短信通知消费者取件,或者忘了通知消费者,投诉在所难免,但也仅是少数。而快递柜向快递员收取费用,自己还能接受,但是有时消费者忘了取件,而造成向消费者收费时,投诉就严重了。
他还表示新规施行后基本上不敢把包裹放在快递柜了,虽然条例没有明确处罚,但是针对投诉,快递公司的处罚还是很严重的。
一位上班族反映,不管快递员把快递包裹放在哪里,自己都能接受,但是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当面验货了,自己有时买了水果、贵重物品等,发现损坏了,基本找不到责任方。
而在走访中,不仅快递员很喜欢代收网点的模式,消费者也很看好代收网点的存在。快递代收网点,在新规实行前就已存在,它是如何做到缓和并平息快递员与消费者送货上门上纠纷与矛盾的呢?(此处所提代收网点非不正规的个人经营网点,是如菜鸟、熊猫快收形式的正规网点)
一位韵达快递小哥反映,虽然代收网点也收费,但是相较快递柜,自己更喜欢代收网点。每天只需要把自己负责区域的快递运输到代收网点,自己就不用担心了。通常代收门店工作人员会利用自己的系统进行录入,并通知消费者取件。
一位顺丰小哥反映,自己现在更像一个司机,每天只管把快递送到代收点,卸货走人,然后去运别的区域包裹,不再像往常一样,不仅运件还要送件,时间省下来了,跑的快了,也就跑的多了,一天600、700件都是少数。
那么新规实行后,快递员还能否将包裹投递到快递代收网点呢?
首先《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至约定的地址,收件人有权当面验收。当快递员把快递包裹,投放至快递代收网点时,不仅快递公司系统进行通知消费者,代收网点也有自己的系统进行通知消费者到店自提,通知的过程就是快递员与消费者约定取件地点的过程,而自提的过程也可实现当面验收。
一位上班族反映,自己还是比较喜欢代收网点,平日工作繁忙,没法取件通常都会让快递员放在门店里,而快递小哥也会短信通知到店取件,但每天垃圾短信多,自己会遗忘,而由于关注门店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也会通知一遍。
另一位上班族也反映,以前快递员把包裹放到快递柜,自己有时收到通知,还不能当面验收。而自从快递员把包裹放在快递代收网点后,自己不仅可以当面验收,也不会像以前取个快递,跑遍小区各个快递柜,这样跑一家门店就够了。
编者言
在国家及企业提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至今,大大小小举措,也不能说全然无用,但是总有一些令人满意之处,没有最好、最完美,也算上是较好、较完美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为我们提供便利和服务的企业。
而无论未来末端快递发展如何,唯有那种兼顾快递员及消费者利益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并完善自己的企业,才会受众被接受以及长存下去。
诚如,勿忘初心,厚待消费者才有未来。
关键词:快递代收、快递末端、快递员、送货上门